广西石油全员全覆盖开展“百日攻坚创效”,瞄准复工复产物流业快速复苏商机,依托联营公司广西超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广西的属地优势,以尿素原料采购降本增效、技能提升降本节费作为“百日攻坚”经营创效重点,内控费用,外拓市场,产销两旺。1至4月,广西超蓝公司成为系统内供应覆盖面最广,配送距离最远的生产企业,完成年度预算任务35%,超时间进度2%,为进一步开拓尾气液市场,做好全国各区域配送,努力夺取“百日攻坚创效”战打下坚实基础。
四措并举,力压成本多创效
在管理、生产制造等费用指标压缩,降费空间有限的条件下,超蓝公司在4月原料价格上调窗口开启前迅速行动。截至20日提前采购1500吨尿素原料,成功签定采购合同、锁定低价,本周期采购可降低成本6万多元。
变被动为主动,密切关注原料市场价格走势、细化分析、提前预判,在价格上调前迅速行动、踩准采购节点、果断出击。提前谋划部署,在二期规划仓库建设完成前积极挖掘现有仓库的仓储能力。在确保原料储存安全的前提下,试行原料码放层数由目前的两层堆码提升到三层堆码,原料仓储能力由原来4000吨提升到4500吨,增长12.5%,为原料采购做好仓储保障。组合原料运输方式,优化原料接卸流程,确保原料“采得进、卸得了”。做好动态资金平衡,按轻重缓急优先保障充足采购资金,同时密切追踪货款回笼进度,保证货款及时回笼。
广西超蓝公司用好以上四举措做好“百日攻坚创效”,力争4月底前将原料库存储备4000吨以上,维持1个半月左右的生产需求,缓冲或减少5月份预期涨价周期的采购量,全力维持原料平均采购成本在低位水平。
技术改造,产能提升同比增幅第一
疫情期间,全国大多数尾气处理液厂家还没有营业,广西石油从高速公路免费等多项政府惠民政策中扑捉到物流业加速回温的商机,加快尾气处理液的产能升级。
组织技术人员集中钻研,有效解决生产痼疾。针对当地水质硬导致RO反渗透膜堵塞、使用寿命缩短、产水量大幅下降,无法满足日常生产的正常需求的问题,该公司组织调配班和化验室人员进行攻坚,经过反复取样和试验,产水效率和产水量较清洗前明显提升,并逐步达到正常水平,RO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可有效延长半年。
加快前期技术创新成果应用,打破疫情期用工瓶颈。该公司将6套灌装生产线中的5条线进行合并、归整,创新推行“2对5”技术改造方案,实现机械化流水式堆码。解决生产过程中人工堆码用工多、效率低、隐患多等不利因素,改造完成后减少用工4人,年节约人工成本27万元,同时也为扩产增量提供硬件支撑,市场保供大大提升,产能提升67%。
产能全开,产品全国覆盖区域最广
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出台后,广西超蓝预测到尾气处理液将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立即提前谋划、前瞻性部署,加足马力抓生产备货源。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和疫情防控部门,获准车辆通行报备制的政策支持,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发货尤其是跨省的发货配送创造的条件,更为2400公里外的青海保障供应。同时主动联系周边省市,及时掌握省市公司复产情况、尿素液库存情况,协调物流单位,采取先区内、后省外方式逐一突破。
开足马力生产,提前垫高库存。提前预判系统内尿素液厂复工复产延迟和恢复正常生产缓慢,马力全开,全线生产,为4月份以及后续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各省井喷式补货要货做足充分的准备,目前产品已辐射广西、广东、海南、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四川和青海9个省市,日均最大发货量达720吨,创下投产以来单日最高、单周最高、单月最高。
(陆祖欣 黄莉 龚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