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故事】一场跨越天山南北的大搬迁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5月28日,在西北局大涝坝14H井,近70辆满载钻机设备和营房的平板车缓缓驶出井场,承钻该井施工任务的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塔里木分公司70797队又一次踏上搬迁上钻之路。而他们这次承钻的,是胜利北疆区块董701-1井。由此,一场跨越天山南北的千公里大搬迁正式启动。

而这,也是该公司当月搬迁的第7口井。在7口井搬迁上钻中,周期由去年同期6.34天缩短至5.8天,节省0.54天,强势按下了塔里木分公司黄金5月搬迁“快进键”。在深入开展百日攻坚创效的背景下,该公司依托加快生产运行节奏,演绎了二季度钻井生产精彩“加速度”。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给石油工程领域带来的“暴击式”影响,西部各大甲方纷纷减少勘探投资,压缩口井定额,给塔里木分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了严峻考验。受疫情直接影响,地方交通管制,生产物资无法及时供井,造成部分井队停产,由此该公司一季度进尺欠产较多。为把损失的时间抢回来,该公司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百日攻坚创效”行动部署,紧紧抓住二季度新疆钻井生产的黄金时期,精准制定二季度冲刺6万米进尺的生产目标。

围绕进尺目标,该公司组织生产、设备、安全和党群等部门认真总结3、4月份大北12-8井、庄111-1井、庄1-2井等几口井成功的搬迁经验,不断进行系统优化,总结形成包括完井拆甩准备、井场准备、人员到位、车辆组织、搬迁准备和安装等六个方面内容的快速搬迁模式《钻井队优快搬迁安装指导意见》,在5月份7口井的搬迁中全面推广,极大地提升了搬迁运行效率,加快了该公司整体生产运行节奏。

搬迁前,该公司各部门人员提前进行搬迁方案推演,对方案进行多次优化细化,对搬迁中的安全风险进行标记,对搬迁道路路线、新旧井场人员值守、设备设施捆绑固定、车辆组织运行、职工生活保障等工作都精细谋划和周密部署,对搬迁困难提前预想,确保了搬迁工作平稳高效运行。

搬迁中,该公司协调安排足够数量的吊车和平板车,每台车辆固定人员,实现设备随时装车随时卸车,在老井遵循“装满即离”的原则,科学有序搬往新井。在新井井场,在新井场做到“即来即卸”,确保搬迁车辆高效运转,设备车辆一到井队,井队干部立即组织人员卸车,将设备摆放在合适的位置,卸完车后立即让车辆返回老井,实现了人员、搬迁车辆和各工序的高效有序衔接,避免了重复作业和返工复工。

同时,根据搬迁路途的远近,对搬迁车辆组织各有侧重,对于搬迁距离较近的井,科学合理调配车辆,确保不压车、不怠工,提高车辆利用率。对于搬迁距离较远的井,确保钻机设备和生活及井场营房一次装车,采取优先拉运生活营房保职工生活的方式,实现老井场设备的一次拉运成功。

5月份,是新疆沙尘天气肆虐的季节,在每口井的搬迁中,该公司主要领导亲自坐镇指挥,现场解决搬迁中遇到的难点事项。抽调具有丰富搬迁作业经验的职工到搬迁井队帮工帮扶,发挥优快搬迁传帮带作用,带动了全井的搬迁高效率。工作中,他们全面细化落实该公司“百日攻坚创效”搬迁工作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职工们齐心协力,克服风沙大、气温高、路途长等困难,在安全前提下,和时间展开赛跑,分秒必争,全力赢取了上半年生产经营主动权。

5月12日,该公司70650队开始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到塔河区块的900公里的新井搬迁。搬迁中,公司相关人员24小时盯在现场,组织铲车清理沙尘掩埋道路100多公里,时时监督提示搬迁各流程环节,确保该队搬迁工作安全受控,仅用时10天,就实现新井开钻。在北疆70177队搬迁庄1-3井、70698队搬迁庄1-4井的过程中,该公司继续发挥该区块7000米钻机近距离搬迁“短平快”模式,在甲方规定时间内实现开钻,受到甲方高度肯定。

截至5月31日,该公司当月进尺已突破2.2万米。与此同时,搬迁7口井,创出该公司单月搬迁新井最多纪录。而这些,都为6月份2.3万米、二季度6万米进尺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邱振军 杨彦磊)

精选内容
SPDB 中燃产品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