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星期一)傍晚,湘北春雨淅沥,万家灯火闪亮。顾不上吃晚饭,郑李志戴上口罩,匆匆冒雨前往社区的两户独居老人家里维修炉具,叮嘱他们安全使用燃气注意事项。
看着这几天怎么也打不着、好不容易打着了不一会又熄火的炉具经郑李志“三下五除二”捣腾,又冒出经久不息的蓝色火苗,年逾七旬的居民老胡竖起大拇指,连声向他道谢。
郑李志今年54岁,是巴陵石化树脂部一名倒班满37年的党员工人。从1990年至今的30个春秋,郑李志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居民群众免费维修炉具,足迹遍及湘北大地,累计维修炉具超过1万台次,被大家亲切称为“炉具维修110”。
近年来,郑李志曾被评为巴陵石化第一届道德标兵、岳阳市首届杰出志愿者、岳阳市第五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中国石化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湖南省最美志愿者。尽管头顶的“光环”多了,但郑李志仍然秉持一颗平常心,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风雨兼程。
“以前过年期间我总是忙不赢,一天到晚要接不少报修电话,我都会尽快安排,下班后基本不得闲。”郑李志说,“但今年维修‘业务’全都被这新冠病毒影响了。从春节到2月底这段时间,我只为居民们修了17台炉具,其中远程遥控指导维修10户,上门维修7户。”郑李志每天都关注疫情防控最新消息。“等疫情过后,我的业务量有可能上升。”他估计。
三年前,郑李志在应约上门为居民维修炉具的基础上,还创新便民服务形式,开辟网上免费服务项目,通过个人微信远程指导居民群众维修炉具等,效果良好。去年,郑李志为居民维修炉具300多台次,其中微信远程指导维修炉具近半数,网上指导既有本省本地,还延伸到河南、河北、江苏、湖北、上海等地。
郑李志是个“热心肠”。在免费为居民修炉具的同时,他还参与结对照顾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热心为邻里排忧解难。平时有邻居找他磨刀,他就自费500元钱买了个家用砂轮机,放在他在社区设立的“炉具维修110工作室”,提高磨刀效率。郑李志说,只要大家需要,他都力尽所能搭把手、出把力。
“没有我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我做志愿服务也坚持不了30年。”说起妻子黎群英,郑李志总是感谢。去年,郑李志“升级”当了爷爷,儿子儿媳一家也住进了在岳阳市内购买的电梯房。妻子帮助带孙子,郑李志上班、下班、修炉具,岳化(巴陵石化云溪片区)和市里两头跑,但岳化依旧是“根据地”。
“这边老邻居多,他们也习惯有什么事都叫我,我可以快一点到。”郑李志说,“真盼望疫情早日结束,我可以下班后放开手脚忙自己的‘业务’,把砂轮机摆到社区休闲广场,一边和邻居们聊天,一边为他们磨刀。”(记者 彭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