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查路上祖孙三代的短暂团圆。
巡查员兰亚辉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巡查员范玉杰与施工单位进行燃气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前需与我们沟通。”“新建污水管道与燃气管道的水平、垂直间距均需达到安全要求。”“落实保护措施、确保安全,两侧6米以内的区域是燃气管道的安全控制范围。”……这是深圳燃气管道巡查员与施工单位交涉的对话。截至目前,深圳市现有的天然气管网总长6089.5公里,包括300多公里高、次高压管网,以及5700多公里中低压管网,年输气量超过18亿立方米。随着城市发展建设提速,燃气管道周边第三方工地数量呈逐年攀升态势,管道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为保护燃气管道运行安全,深圳燃气近200名一线巡查人员连续奋战。无论是酷暑的烈日炎炎,还是寒风中的夜雨绵绵,伴着施工现场的机器轰鸣,他们坚守施工现场,进行管线交底,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及时制止野蛮施工……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保障了200万用户的燃气供应安全和稳定。1月15日,笔者走进深圳燃气巡查员所在的工地一线,深入了解他们的故事。●撰文:张秀娟兰亚辉连夜监护半月余,保障燃气管道安全运行在深圳燃气工作15年的宝安中压巡查一队巡查员兰亚辉,数月如一日,奋战在前海铁石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施工一线。“去年12月开工的补水工程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后续独立项目,工期紧(昼夜不停施工)、管径大(超过1400mm)、开挖深度大、与燃气主干管交叉点多,管道防护工作任务重。”兰亚辉说,为保证“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的顺利进行及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兰亚辉和搭档赖家敬连续夜间监护达半月余,指导施工工人在施工作业时确保燃气管道安全。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前海铁石片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安全部经理迟洪有说:“不管我们多晚打电话,燃气单位的同事都及时回应,并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作业。”当领导问起兰亚辉工作是否辛苦,他只回答:“职责所在,这是我应该做的。”范玉杰主动管理,24小时待命“施工前需与我们沟通……”深圳燃气宝安中压巡查一队巡查员范玉杰正在12号线四工区桃源居站与施工单位做管线交底工作。这是范玉杰一个平常工作日的开始,“来到施工现场后,首先用智能巡查手机拍照记录现场情况、确定管道位置,然后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识(设立警示木牌、警示贴纸等),最后为施工方做燃气安全知识培训。”范玉杰说,自己主要负责12号线宝安客运中心站、臣田站、臣田北站、洲石路站、桃源居站燃气管道保护工作,地铁施工周期长,涉及专业较多,所以时常24小时待命。“印象最深的是去年9月在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前施工路段,夜里下着雨,施工方修建污水管道挖至4—5米深,而燃气管道在其施工范围1米左右,为防止塌方和施工破坏,我们在燃气管道两边做了安全支护。并在现场与施工单位交涉协调,要求在燃气管道1米范围内禁止机械操作,只许人工开挖。并且要确保污水、燃气管道水平、垂直间距均需达到安全要求。从晚上6时到凌晨6时,12个小时,我们既保障了工程施工进度,又保障了燃气管道安全。”范玉杰说。“范玉杰不确认管道安全不会走,”12号线土建四工区生产副经理邹德海表示,“如何处理管道与管道之间交叉、相邻的情况,如何保护燃气管道不被破坏,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不甚了解之处,但是范玉杰会在施工前给我们技术交底,并普及燃气管道安全防护知识,这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顺畅、安全。”王建章严格落实工地管理标准化,防范第三方施工风险“施工前必须请施工单位编制保护方案,并提交监理单位审核,和现场安全管控有出入的地方,须要求他们重新整改。”深圳燃气宝安中压巡查一队队长王建章,正在与班组成员强调现场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宝安区新安街道、西乡街道、航城街道、石岩街道片区519公里的燃气管网及设施巡查和第三方施工工地管理工作的王建章,自带领宝安一队以来,狠抓第三方施工工地标准化工作。“6米”是王建章坚守的底线,“6米之内是燃气管道的安全控制范围,巡查员需在现场作出警示,警示施工单位施工前需与燃气单位沟通”。时常纠结于工期进程与管线保护的王建章,“怕不能满足施工方提出的要求”,所以带领班组成员深入剖析燃气管道破坏事故中的痛点,做好服务。王建章负责辖区内前海铁石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前海湾片区正本清源项目、石岩河综合治理项目、各辖区街道办的雨污分流等市、区重点治水提质项目等,燃气管道运行状态良好。像兰亚辉、范玉杰、王建章这样的一线巡查员,深圳燃气一共有195名,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上,“做着不平凡的事”。面对管道保护的压力,他们严把安全关,守护城市燃气管道安全运行,守护市民用气安全,守护城市安全。他们不善表达,不善言辞,不会说自己工作的成绩,但他们却能透彻清晰地讲明白施工中保护燃气管道的注意事项。当面对野蛮施工时,他们更是高度警惕,毫不退缩,严格制止。他们的工作日程表,不分周一周末,也不分白天黑夜,手机24小时从不关机,一个电话即奔赴现场。全体巡查人员以“保安全、保民生”为己任,采取“5+2”“白+黑”等工作方式,主动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管道保护技术服务。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地下燃气安全保护和控制范围内工地数历史性突破1万个,全年跟进工地数量高达11148个,较2017年同期增长20%,较2016年同期增长约40%。深圳燃气的巡查员累计对高风险工地加强巡查16200余次。对于突发性、加急建设项目,主动采取旁站监护累计10800余次,其中为配合夜间施工旁站监护共计320余次。在深圳燃气管道保护战线上,一线巡查员与后台技术人员相互支持、配合,为燃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行持续努力。以宝安区为例,在2018年8—11月的治水大会战期间,仅就治水提质一类项目,宝安区全体员工新增管理工地1004个、现场踏勘4102次、现场交底1172次、发放协调记录3322份、交叉点监护1176人次、夜间出动监护97人次、完成专项审图20次、配合迁改接驳47处、陀螺仪测量24单……这一连串的数字,看似毫不起眼,却在无数风雨、酷暑、寒风、深夜里悄悄铭记。城市万家灯火,城市又深深熟睡。深圳燃气的巡查员,正在大家不熟知的战线上,守护着市民们的安全。“2019年是深圳水污染治理攻坚决战年,管道的保护形势会更加严峻,深圳燃气将立足服务,主动与项目建设相关单位建立联动机制,比如深圳地铁、供电局、环水局等,建立互保机制,共同保护燃气管道安全,推进项目建设。我们配备的195名巡查管理员,他们是我们的管道卫士,为项目建设提供燃气管线交底、燃气管道安全知识培训以及现场管道保护的技术支持工作。同时,燃气管道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在此呼吁项目建设的相关单位,按照《深圳市燃气管道安全保护办法》的相关要求,落实管道保护的责任,共同保障燃气管道的安全。”深圳燃气输配分公司副总经理罗冬林说。来源:南方日报